从库存结构来看,焦企库存向钢厂逐步转移,钢厂/焦企焦炭库存比值从9.5攀升至17.2同期历史高位,风险累积。
机器人化的核心就是计算的智能化、感知的智能化和认知的自动化。机器人开采源自仿生,走向拟人。
煤矿机器人协同推进中心要及时了解并发布煤矿机器人研发应用新进展,并协调解决研发过程中遇到的新问题。葛世荣举例说,很多机器人都能从现实中找到参考。从脑子里就能看到反馈系统,这就是我们做煤矿机器人仿生的思路。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国法表示,地下复杂极端环境信息感知及稳定传输、大规模复杂系统数据分析、工作面设备故障自动化处理、复杂煤层自动割煤智能决策与控制等都是要攻克的难点。对组织煤矿机器人研发应用的企业(单位)提供相关政策和信息服务。
中国矿业大学的一项调研发现,2014年美国井工煤矿为42处,综采工作面48个,单面平均产量为440万吨,井下平均用工230多人,人均工效为每小时4.37吨。接下来,导航技术、监控技术都少不了,而且必须有智能感知和大数据系统支撑。2018年,动力煤市场走势的另一个特征是,无论是港口煤价,还是坑口煤价,2018年全年波动幅度均是逐步收窄。
其中,河北、安徽、甘肃在同一平台交易,成交总额达20亿元。在政府部门推动下,长协合同量、履约率进一步提升。总体而言,虽然2018年煤炭经济运行质量还不错,但仍存在发展不平衡、企业负担重、应对市场风险能力弱、部分企业管理不够科学合理等诸多问题,离高质量发展还有不小距离。期货研究院煤炭分析师胡彬则认为,煤炭企业面对市场按需供应,是动力煤市场维持平稳运行的基础。
以动力煤市场为例,2018年12月初,秦皇岛港5500大卡煤炭综合交易价格为每吨580元,比11月初下跌4元。事实上,近五年来,我国煤炭进口量起伏明显。
长协制度稳步推进执行的同时,价格发现机制也在不断完善。2018年11月份,我国煤炭进口量为1915.3万吨,环比下降17%,这是自7月份创下2901万吨高位后连续第四个月煤炭进口量环比下降。2016年国发7号文提出,在三年内淘汰煤炭落后产能5亿吨,减量重组5亿吨。2018年煤炭经济运行情况如何?煤好卖了,工资涨了,参展开会的人多了这大概是不少人最直观的感受。
2018年2月9日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完善煤炭产能置换政策加快优质产能释放促进落后产能有序退出的通知》,明确了优质产能释放的四个支持一个鼓励。2018年12月5日,在2019年全国煤炭交易会上,中国煤炭价格指数长江中上游(重庆)动力煤价格指数正式发布,填补了长江上游区域煤炭市场指数的空白。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前11个月,规模以上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3845.9亿元,同比增长5.7%。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纪委书记、政策研究部主任张宏指出。
在经历了2017年的阶段性缺煤之后,2018年电厂开始放弃以前的旺季来临前囤煤的操作,改为全年高库存运行,并在淡季进行采购,从而造成煤价全年波动幅度收窄。据不完全统计,2018年,国家能源集团等大型煤企的电煤长协签约量超过11亿吨。
上下游:长协压舱石作用凸显自2016年以来,中长期合同对于稳定煤炭价格发挥了压舱石的作用,促使煤炭上下游企业间建立了更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以炼焦煤为例,2018年前10个月,全国主要炼焦煤企业中长期合同量占自有资源量的75%以上,合同兑现率超过90%。
据国家能源局公告,截至2018年6月底,全国生产煤矿年产能34.91亿吨。市场:淡季不淡旺季不旺相比2017年,2018年的煤炭市场可谓波澜不兴,淡季不淡旺季不旺成为显性特征,煤价全年波动幅度不断收窄。2018年1月至11月,我国煤炭进口量达27118.7万吨,同比增长9.3%。2018年11月16日,中煤能源集团与华能等6家重点电企签订长协,2019年至2023年,向后者供应煤炭5亿多吨。2018年1月11日,国家能源集团与大唐集团等6家重点电力企业签订三年长协,合同数量为前三年签订合同量的60%,剩下40%的合同量按照当年政策签订年度合同。利润总额1467亿元,同比增长31.9%。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由总量性去产能转为结构性优产能毫无疑问,近两年的煤炭市场行情好转,与从2016年以来实行的煤炭去产能政策紧密相关。全面提升煤炭经济发展质量,这将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煤炭行业发展的首要任务和目标
他们还解决了焦炭生产中的环保问题,在资金不足的情况下,采取BOT模式,推进脱硫脱硝工程建设。丰矿集团已连续5年亏损,企业运行举步维艰,到2017年10月还没有好转迹象。
面对重重困难,他们一个一个解决。该集团加快水患治理和技术改造速度,2018年5月将水患治理到位,2018年6月完成矿井技术改造,为产能释放奠定基础。
2018年,该集团瓦斯抽采量达3822万立方米,瓦斯钻孔完成31.2万米。日前召开的江西丰矿集团工作会透露,该集团2018年盈利1.37 亿元,同比减亏增盈6.52亿元,营业收入同比增加10亿元。在安全生产方面,该集团立足于查大风险、除大隐患、防大事故,狠抓瓦斯治理电力的结构优化,新型煤化工随着技术突破和产能落地,新增用煤需求开始显现,但水泥和钢铁在地产优质回落和基建托底对冲下,预计维持平稳。
2019年宏观政策逆周期强化,经济外部受贸易战影响,形势复杂严峻;内部在金融去杠杆等背景下,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均压力不小。仰首是春,俯首成秋,艰难的2018年已经过去,回看一年,国内宏观经济压力持续加大,制造业PMI、社会融资等经济数据表现疲软,外贸摩擦更是为宏观环境增加了巨大的不确定性。
而煤炭行业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公转铁后物流体系和格局的改变、能源和煤炭消费双控等因素影响下,传统煤炭市场格局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峰已过,价回转,预计今年煤炭价格中枢将会进一步下移。
放眼已经到来的2019年,国内经济下行压力预期不减,房地产和制造业的投资高增速持续性存疑,中美贸易摩擦虽有所缓解,但仍面临不确定性,宏观环境比2018年更具挑战。在供应方面,新增产能进入加速投放期,产量逐步释放,预计全年产量增长5%;进口煤受政策限制以及全球供求形势变化影响,预计减量10%,但整体产量较2018年将会上升。
在需求方面,2019年预计同比小幅增加,增量约2000万吨。报告认为全年市场整体表现淡季不淡、旺季不旺的特点,市场价格波动又异常剧烈,历经三涨三跌,年内最高价和最低价振幅更是达到200元/吨以上。而在期货市场,连续合约机制完善,产业企业交割参与度提高、交割规模逐渐加大,交割对于价格的影响越来越大,期现价差也在逐渐回归理性。面对不确定性日益增加的市场,如何能及时获取更多市场与政策信息,始终走在行情变化的最前端成为了2019年煤炭人更应关注的话题。
峰已过,价回转结合2018年整体市场概况,易煤研究院在《动力煤2018年年度报告》中提出了对2019年市场的整体展望。同时,经济结构调整,能源消费弹性继续下滑,国内能源消费增速回落,且受能源结构更替影响,煤炭消费占比继续下降。
产能转移提高了煤炭调运需求,公转铁政策提高了铁路发运需求,同时,铁路运能保障力度加大,运力瓶颈将逐步缓解。从物流角度来看,西煤东运、铁海(江)联运为主的格局短期内不会出现较大改变,铁路运力结构性的矛盾依然存在。
同时,由于电厂库存管理机制改变、水泥行业与火电季节性周期互补与日耗季节性表现不强等原因煤炭市场淡旺季规律正在被削弱。随着期货市场的日趋完善,产业企业深度参与期货交割、利用金融衍生品工具实现经营目标的手段也越来越成熟,从而也将进一步促进期货市场从投机转向为实体企业服务的本质上来。